国际清算同盟计划亦称“凯恩斯计划”。1943年4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(J.M.Keynes) 从英国经济利益出发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。主要内容是:建立一个具有世界中央银行性质的“国际清算同盟”。该同盟以清算制为基础,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,透支总额为260亿美元;由同盟创设一种名叫“班柯 (Bancon)”的国际信用货币来代替黄金,作为国际清算货币;各会员国通过“班柯”存款户的转帐,清算相互间的债权债务;各会员国在同盟中所承担的份额,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为基础,不需要会员国缴纳资金;同盟的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两地,理事会会议在美英两国轮流举行。 [1] 
英国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现,既可以与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,又可以解决其资金需要,摆脱国际收支危机的困境。然而,美英两国经过一年多的谈判,终于达成妥协,于1944年4月发表了《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联合声明》,凯恩斯计划被否定了,而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成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。
参考资料
  • 1.    何盛明. 财经大辞典: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, 1990